利氏學社出版品 《詮釋三角:漢學、比較經學與跨文化神學的形成與互動》

詮釋三角

漢學、比較經學與跨文化神學的形成與互動

[法]魏明德 (B. VERMANDER) 著

謝華、沈秀臻、魯進、陳文飛 譯

 

Order Form

Online Store

cover2021

 

ISBN978-957-29848-8-8      精裝.中文:367

 

「詮釋三角」:透過這一隱喻,本書研究相互接觸、相互詮釋的三極——漢學、比較經學與跨文化神學——從一體性中分化出來並各自取得獨立建構的過程。如果「比較經學」位居中流,那麼它的上游是「漢學」,下游則是「比較神學」。誠然,這三者之間的聯繫要複雜得多,但在此過程中,它們從未停止彼此之間的相遇、碰撞與回應。對這三種學術工作相交的歷史進行反思,從其共同源頭再次出發,這趟旅途或將賦予我們新的方式,去構想和創造今天宗教與文明之間的關係。

 

In its First Part (chapters 1 to 5), this book off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y 16th-18th centuries Jesuits followed by the first generations of Sinologists dealt with Chinese Classics in their efforts to build a body of knowledge about China, on the one hand, and a theological outlook consistent with their evolv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ntry’s thought and history, on the other. 

The Second Part (chapters 6 to 10) reflects upon this long episod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in the light of (a) the Gadamerian reading of the Classics, (b) changes and permanence observed in the Chinese religious landscape, and finally, (c)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nascent field of “Comparative Theology” in Asian context.

 

作者序

本書的問世經歷了長期的工作,跨越了筆者所關注的多個研究領域。首先,我雖非歷史學家,但一直關注著耶穌會在中國的歷史,並撰寫了多篇相關論文。在這個領域中的收穫,對我從事的跨文化對話的哲學研究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時我也非常關心,當代詮釋學如何能為我們對中國經典的讀帶來更新。最後,我的研究以及與許多人的直接交流使我深信,最富創造性的亞洲神學家們正在創造一種神學風格,它扎根於對歷史和文本的反思,激發不同學科、不同宗教或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進行對話;這樣的對話誠然充滿困難,但卻必不可少,並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我有幸受李天綱教授之邀參與他受國家社科基金支持的「比較經學與宗教間對話」這使我能把上述不同思路在同一個問題意識之下統一起來。我與李天綱教授也多次圍繞此項目進行討論,使這一問題意識不斷得到發展。在這趟學術征程上,我深深感謝李天綱教授的推動和一路的陪伴。

我也向與我合作多年、本書的各位譯者致以特別的謝意。陳文飛翻譯了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初稿。此後,我向這兩章增補了許多容,並由沈秀臻進行翻譯和審訂。沈秀臻同樣翻譯了第一章和第八章的部分容。魯進翻譯了第九章。謝華翻譯了其餘部分,並對全書進行統稿。沒有她的能力與耐心,這本書將不可能面世。不過,應由我本人對最終的成書負責,因為我與每一位譯者都進行過商討,並通讀了全書的譯稿。最後,特別感謝臺北利氏學社的慷慨幫助與編輯郭欣盈耐心細致的工作,使得本書終能付梓。

因其跨學科的性質本書的工作也承擔著風險。在論及歷史的部分,我必須回顧一些歷史學家所熟知的事實,因為它們對那些主要關注詮釋學或神學的人來並非常識。本書第二部分則恰好相反。我或許可以進一步展開對當代亞洲神學的一些見解,但我更願意僅僅選擇那些與漢學和比較經學直接相關的因素進行討論。我在緒論與導言中對這些必要的選擇作了明,也解釋了「詮釋三角」triangle herméneutique這一可能令人感到驚奇的表達,具有什麼意義。可以指出的是,我並非想要單純傳遞一些「資訊」,而是意圖捍衛一個論題;因此,對某些看似基礎性的知識,例如利瑪竇對其傳教方法的構想,或者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中辯護的論題,本書也不吝筆墨,以期能為我們的詮釋之路設立路標。

雖然筆者在中國生活與教學已久但這本書仍然帶著歐洲視角的烙印。它是在與中國學者和與中國著作的持續對話中完成的,但我的特別興趣所在,以及我展開的某些論題,仍然帶著我本人的特點,並且可能會激起一些論爭。不過這可以正是我所期待的:願本書得到充分討論和批評,也願在討論與批評的遊戲中,讀者能透過自己的解釋,把本書變成他們自己的文本,使之成為他們反思與靈感的源泉。

復旦大學○二○年五月

 

目錄

緒論

導言漢學、經學與神學的三角測量

一、耶穌會、中國經典、詮釋學

二、經典與「他者」

三、不斷展開的相遇

四、儒家基督徒與歐洲經院教學

五、閱讀經典策略和對話

六、漢學的世俗化與《聖經》的中國化

第一部分  耶穌會、漢學與比較經學的形成

第一章  漢學的產生、發展與挑戰

一、漢學知識領域的形成

二、耶穌會士與中國漢學的開端

三、今日西方漢學一門過時的學科

四、漢學對當代中國有何裨益

第二章  地圖與地盤

一、利瑪竇:備受尊重的人物,備受爭論的傳教策略

二、譯名之爭與龍華民的論著

三、經書和註解

四、從龍華民到萊布尼茲中國人的自然神學

五、認識論上的問題

第三章  傳教士的福傳使命與漢學考察

一、語言與思想

二、星象與火炮

三、十八世紀在華耶穌會士概觀

四、《耶穌會士書簡集》與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全志》

五、大學漢學教育之開端

六、錢德明和耶穌會在華第一次傳教的結束

第四章  耶穌會第二次在華傳教1842-1949

一、中國傳教疆域

江南教會的保護區

河北災難與動亂

二、耶穌會重啟漢學研究

三、法國《研究》雜誌與中國

四、德日進在中國的非凡遊歷

五、耶穌會第二次在華傳教之後的簡述

第五章  比較性展望:學術漢學的發展

一、法國的學術漢學

葛蘭言對中國經典的社會學解讀

二、探險與漢學

三、英國漢學、中國經書以及《聖經》

李約瑟和科學史

四、漢學在西歐其他國家

五、早期俄羅斯漢學

六、早期漢學的國際網絡

七、漢學在美國

費正清與區域研究的發展

從區域研究到個案研究

第二部分  從現代比較經學到當代跨文化神學

第六章  詮釋學與比較經學的未來

一、詮釋學方法與挑戰

二、什麼是經典

三、什麼是跨文化詮釋學

四、詮釋學與神學

五、開放的結論

第七章  如何閱讀中國經典

一、中國的「正典」與「經典」

正典的演變

文本大陸的地形學

二、六種閱讀模式

根據一種既定「策略」

「依照文本自身所給予的」

形式批判與來源批判的方法

透過注經者而閱讀

結構修辭學的考慮

經驗性的閱讀模式

第八章  宗教對話與亞洲語境

一、基督宗教的視角與東南亞的相遇

二、東北亞與詮釋的關注

三、超越宗教復興運動

四、邁向一種泛亞洲的和諧神學

第九章  智慧與啟示的相遇

一、基督宗教傳統中智慧與啟示的關係

二、智慧或「共同的空氣」

三、啟示與詮釋

四、智慧的中國形態

關於智慧與啟示的語匯

「孝心」與「赤子之心」

五、創造一種語言

六、智慧的流動性與啟示的開放性

第十章  跨文化神學的「應無所住」

一、作為遷徙的神學

二、神學朝向虛擬領域的遷徙

三、作為本地神學的跨文化神學

四、跨文化神學中心的歷史經驗

結語

參考文獻

中文

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