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利氏學社與漢學研究 - 過去、現在與未來

『台北利氏學社漢學研究中心』的英文名稱是:Taipei Ricci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耶穌會偉大的漢學家利瑪竇(Matteo Ricci)。現今共有四個『利氏學社』分設在世界不同地方:除台北外,尚有巴黎、舊金山和澳門,合稱『國際利氏學社』(International Ricci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IRACS)。利氏學社不僅是從事研究古代與現代中華文化與出版學術著作的中心,也促進華人世界與和全世界其他不同的文化傳統進行跨文化、跨宗教的溝通。

1『台北利氏學社』(Taipei Ricci Institute / L'Institut Ricci de Taipei)最初是由法國籍耶穌會士甘易逢(Yves Raguin,1912-1998)神父於1966年和幾位同是漢學家耶穌會士所創立。但是這一漢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卻可推溯至1892年在上海徐家匯的耶穌會士成立之『漢學研究室』(Bureau d'études sinologiques)時所創辦出版的『漢學全集』(Variétés Sinologiques)。1949年時,因大陸上政權移轉,神職人員陸續被迫離開傳教區而到海外,數位耶穌會士齊聚在澳門並開始籌備編纂多國字典的計劃,之後並於1952年在台灣的台中市繼續該計劃的推動,但是計劃龐大,曠日廢時,人力不足,於是甘易逢神父決定扛起編字典的重責大任,決定在台中成立利氏學社。70年代起,中等規模的漢法、漢西和漢匈字典陸續出版。其中,成就最大的應屬2002年1月推出的『利氏漢法辭典』(Le Grand Ricci),包話13,500個單字和300,000個中國語詞,分七大冊,共9,000頁(grandricci.orgLe Grand_Ricci

 

2 3

 學社在1968年遷至台北市的『震旦中心』(Aurora Center),1980年再遷到耕莘文教院。在編纂字典的同時,該學社也對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1962-1965)所強調的與各宗教和各思想潮流做溝通交流的精神作出回應。甘易逢神父則是從事東西方靈修比較之研究,並對佛教和道教有極深之研究,曾發表廿多篇著作。

 

benoit1996年時,法國籍耶穌會士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神父接手主持利氏學社。考量到除了宗教的領域之外,學社也缺乏與學術界人士作廣泛的交流、對於台灣發生的文化轉變,僅止於部分的回應、擴大財源的基礎,以及學社在社會、教會及學術的影響很有限等等的因素,利氏學社需要調整步伐以因應各種客觀環境的變遷:不僅要維持既有的傳統,更需開拓一條更寬廣的路。在發展路線的規劃上,有兩大方向:一是中文世界的語言與認同,另一為台灣與中國的宗教與社會,目的是要培養與華人知識份子對話的空間。由此方向發展,目前和未來的利氏學社強調:

  1. 台灣與中國境內的多元及民族「彼此合作」不再只是「致力於中國文化」工作。
  2. 選擇的研究計劃,不只是台灣和中國的議題及關切的事務,更關乎全球社會。
  3.  

5利氏學社的目標是要對華人世界提供一個對話和思考的空間,使其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成為一個積極的合作夥伴,參與「全人發展」(Integra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的工程。「文化多元」、「永續發展」、「心靈成長」是利氏學社的三大活動主軸。為讓此一個三大主軸獲得充分發揮,也在台灣社會提供一論壇式的對話空間,魏明德神父於2004年1月創辦了『人籟論辨月刊』以及與網路結合的『e人籟』, 試圖以最新科技和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做最直接、面對面和立體式的溝通。

 

 

除了出版多位中外漢學家的著作之外,台北利氏學社先後在台灣與大陸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和講座,從事多項研究四川少數民族和台灣原住民的語言研究計劃,也贊助學者的相關研究,在大陸的成都協助少數民族成立一小學(請參閱魏明德著,「從羊圈小村到地球村 - 涼山彝族的生活與傳說」)。另外,在2007年5月26日,台北利氏學社與人籟論辨月刊舉辦「『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歐洲與台灣的對話」,帶領人民注意文化滋養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1. Concile oecuménique Vatican II, Constitutions, décrets, déclarations, messages, Paris : Editions du Centurion, 1967.

2.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台北市: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75年12月。

3. PIERSON, Paul E., “Roman Catholic Missions since Vatican II : An Evangelical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9:4, October 1985, pp. 165-167.

4. MASSON, Michel, s.j., “Reporting on the Individual Reports IRACS’s 2003 Meeting at USF”, The Ricci Bulletin 2004, No. 7, February 2004, p. 9-16.

5. RAGUIN, Yves, s.j., “The History of the Grand Dictionnaire Ricci de la Langue Chinoise”, The Ricci Bulletin 1999-2000, No. 3, January 2000, p. 53-64. 6. RAGUIN, Yves, s.j., “Une grande entreprise lexicographique, la collection de Dictionnaires chinois des pères jésuites de Taichung (Formose)”, Etudes, jan 1956, pp.261-267

7. VERMANDER, Benoît, s.j., Le Dictionnaire Ricci et les échanges culturels Chine – Ocident, Paris : Institut Ricci de Taipei, 2000. (魏明德,沈秀貞譯,利氏漢法字典與中西文化交流,台北:利氏學社,2000){jcomments on}

8. VERMANDER, Benoît, s.j.,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Chinese Studies in Taiwan :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aipei Ricci Institute”, The Ricci Bulletin 2004, No. 7, February 2004, p. 17-34.

9. VERMANDER, Benoît, s.j., “天主教與漢學研究於台灣 – 台北利氏學社的貢獻”,輔仁大學華裔學志叢書系列之一,有關中國學術性的對話:以« 華裔學志 » 為例,民國92年九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台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2004年。

10. ZHENG, Chunyi (鄭純宜), “Dictionnaire Ricci de Caractères Chinois : A Product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利氏漢法大字典: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Lishi hanfa dazidian: zhongxi wenhua jiaoliu de chengguo)”, Newsletter for Research in Chinese Studies (漢學研究通訊, Hanxue yanjiu tongxun), 19 : 1, Taipei, février 2000, 99. 1-5.

{jcomments off}